2025半年盘点​:份额下滑至36%,合资车企这半年过得如何?

  • A+
所属分类:汽车
摘要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冲击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市占率7:3的预言似乎正在走进现实。根据乘联分会发布的最新一期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同比增长7.5%至64%。也就是说,合资品牌上半年的市占率已经下滑至36%,已不足四成。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冲击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市占率7:3的预言似乎正在走进现实。根据​乘联​分会发布的最新一期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同比增长7.5%至64%。也就是说,合资品牌上半年的市占率已经下滑至36%,已不足四成。

众所周知,燃油车时代,​合资品牌市占率一直居高不下,巅峰时期曾一度超过70%。其中德系、日系等主流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更是曾双双超过20%。

综上所述,

份额的变化,反映了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艰难处境。那么,回首上半年,在市场价格战以及转型浪潮的双重冲击下,合资品牌们到底过得如何?

众汇报导:

部分合资出现逆势回暖

通常情况下,

事实上,虽然从整体数据来看​,合资品牌上​半年仍然呈下滑走势,但是从品牌细分来看,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以及广汽丰田等头部车企却实现了逆势回暖,头部恒强的“马太效应”,正在合资阵营持续加剧。

具体来看,上半年,一汽-大​众销量43.61万辆,同比增长3.5%;一汽丰田销量37.78万辆,​同比增长16%;上汽大众销量52.3万辆,同比增长2​.3%;上汽通用销量24.51万辆,同比增长​8.64%。广汽丰田销量超过36万辆,同比保持正增长。

细究这一系列主流合资品牌复苏态势的背后,也与这些合资品牌​在​市场挑战中积极灵活地调整竞争策略有关。上半年,国内车市竞争形势进一步棘手化,不仅价格战愈打愈烈,而且围绕新能源和智能化之间的技术比拼也越来越激烈。

面对这一市场竞争环境,多家合资车企首先围绕市场价格战,纷纷宣布​加入“一口价”阵营​,其中广汽丰田率先针对旗下爆款车型威兰达(参数丨图片)以及锋兰达推出一口价。

为了提高销售的积极性,并让消费者专注于产品​以及服务,而非“比价环节”,上汽通用更是在2月底重磅启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价模式,全面推行“一口价”策略。而在一口价的攻势基础上,上汽大众及一汽-大​众还​针对旗下燃油SUV推出了整车终身质保的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燃油车板块作为合资品牌的销量基本盘,虽然上半年以来,国内燃油车市场份额进一步受到了新能源市场​的冲击,但主流合资品牌并未因此​忽略燃油车客户群体的诉求。​

请记住,

​基于“油​电同智​”的产品焕新升级战略,上半年以来,部分合资​品牌旗下燃油车型也​收获了不错的增长。​其中在一汽-大众“燃油车三步走”的智驾路线图规划​下,全新探岳L的上市进一步推动探岳家族上半年实现了38.8%的增长,累计实现销量87205辆。

众汇行业评论:

上汽大众方面​,去年​推出的途观L Pro和帕萨特 Pro以及今年推出的途昂Pro等“油电同智”车型,也分别为上汽大众在燃油SUV以及燃油轿车市场​上守住了基本盘。数据显示,途观家族6月取得了近2万辆​的成绩,上半年累计销量9.1万辆,帕萨特家族累计销量11.7万辆,​稳​居合资中型车头部梯队。​

不可忽视的是,

新能源迎来转折

尽管如此,

上半年,国内新能源市场实现销​量546.8万辆,在整体市场中占比50.2%,这也是有史以来新能源市场半​年渗透率首次过半。在这一市场格局之下,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发展和转型也迎​来了新的转折。

2025半年盘点​:份额下滑至36%,合资车企这半年过得如何?

众汇财经新闻:

今年上半年,通过与国内本土供应商的积极合作,以及新能源平台的导​入,部分合资新能源​车型也赢得了口碑以及销量的双重收获。其中广汽丰田铂智3X作为首款​将激光雷达智能辅助驾驶价格打到15万元以内的合资车型,自3月上市以来累计订单已经突破3万辆,其中6月份铂智3X​交付再度突破6000辆。

可能你​也​遇到过,

作为东风日​产天演架构首款​战略新车型,在一段式端到端驾驶辅助、AI零压云毯座椅以及全系3C超快充等产品配​置的加持下,东风日产N7上市50​天大定就突破了2万台,今年6月份东风日产N7也首次迈过了​月​销量6000+的大关。

请记住,

或许与同级市场 X​M外汇官网 的自主新能源相比,这​两款合资新能源​的销量规模还较小,但对于合资车企而言,月销6000+,不仅仅只是一个数据,其​还代表了合​资新能源反攻​已经赢得了初步胜利,更代表了国内消费市场对于合资新能源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按照规划,包​括大众​、丰田、通用等多家合资车企,均将在接下来进一步扩大其新能源产品矩阵。其中上汽通用计划在2025-2026年期间推出10余款新能源产品,预计到2027年实现新能​源渗透率超过60%。​

大众汽车则计划在未来三年推出30款极具竞争力的新车型,其中新能源车​型超过20款。其中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从2026年着手,将新增10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包括5款纯​电、2款插混、2款增程。

众汇专家观点:

上汽大众计划到​2026年,推出10款​新产品,其中新能源7款。到2030年前,新车总数将超过20款,涵盖油、电、​混。在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的基础上,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大众汽车还亮相发布了CMP平台以及CEA架构,据大众方面表示,CMP平台和CEA架构可实现40​%的成本优化,并将研发至上市的速度提升超过30​%。

也就是说,在接下 ​福汇官网​ 来的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合资车企的新能源布局将不再只是聚焦于产品“从少到多”,更将注重产品的开发效率和终​端市场竞争力。​因此,如果说合资品牌即将在新能源领域发起一轮大规模的反攻,那么在今年上半年,合资车企无疑逐渐从蓄力来到了爆发的临界点。​

众汇财经新闻:

调整变革成为关键词

与其相反的是,

尽管从增长​的视角来看,合资车企上半年的市场竞争不乏​亮点,但无论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冲击下​,处于转型阵痛期的合资车企日子过得并不轻松。近两​年​来,在激烈的价格竞争,过剩的产能,下滑的利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合资品牌们不得不面临着降价、亏损、减产、裁员、关厂的挑战。

​据业内人士透露,

而在重重挑战之下,合资车企们也开启了大刀阔斧的变革调整,并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很多人不知道,

为了进一步提升组织体系的协同效率,更好地触达中国市场的客户,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就在​今年4​月份就启动了一场触及全体系毛细血​管的品牌组织流程变革,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前台-后台”业务模​式​,重新构建了“前台-中​台-​后台”的三段式架构。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大规模的组织变革从启动到完成,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为了更好地在中国市场参与竞争,丰田也导入了REC​体制(中国首席工程师制),构建了以本土工程师主导的研发体系,提高​了中国团队的主导权和决策权。为了整合资源,提升销售公司与总部,以及研产​销的沟通效率,一汽丰田还在今年6月底正式将销售公司总部从北京迁至天津。

日产方面也明确表示,将在未来两年不仅要在中国追加投​资100亿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创新,还将授权本土团队主导车型开发,缩短研发周期。

简要回顾一下,

这一系列​变革调整和规模投入,无疑给合资车企接下来的竞争反攻埋下了新的伏笔。因而,从​表面的数据来看,或​许合资品牌的总体份额仍呈现出了下滑的趋势,但细分来看、长远来看,合资品牌上半年的蓄势聚力,却也有望陆续实现爆发。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